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的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
2021.06.1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科研人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激发出科研人员践行初心使命的磅礴力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下简称分院)科研人员以区域农业生产需求为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地调研、田间指导等方式,为农业生产送技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我家大棚黑木耳出耳少 ,怎么办?”“我家地块这种墒情和肥力,怎么确定玉米的种植时期和密度?”,“大豆怎么轮作?”“春季果树怎么剪枝?” 这些农民朋友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生产实际问题是推动分院科研人员干事创业、践行使命担当的原动力。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分院先后有37名科研人员(其中8名为牡丹江市科技特派员),下沉到我省宁安市、穆棱市、海林市、林口县、延寿县、富裕县、饶河县、桦南县等市县的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中,通过召开技术培训班、田间实地指导、赠送科普书籍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为将科技助农做实做细,分院科研人员主动与当地涉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沟通,开展结对互助服务。科研人员们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对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传帮带”, 种植大户、合作社利用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协助科研人员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服务。科研人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深入挖掘分院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潜能。他们带着项目“下沉”到乡村,将项目落实落靠,以项目引领乡村发展;他们带着良种良法到乡村,对当地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努力培养一批有“技术含量”的新农民,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农业农村发展;他们当好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坚持需求导向见实效,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深挖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解农民朋友燃眉之急,铺就区域农业发展创新之路。

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赴东宁黑尊公司、穆棱移民新村进行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现场指导,带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双鸭山市委组织部共建的科技示范园区项目,指导瑞丰食用菌合作社社员棚室栽培黑木耳的关键管理技术要点,解决部分黄耳现象的实际生产问题,并对榆黄蘑高产质优种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针对春季果树修剪、大苗繁育、病虫害管理、冻害分级、疏花疏果及开花期防冻害处理等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并传授龙丰苹果、矮甜李、黑穗醋栗、蓝靛果等果园管理技术;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以“三区”项目为抓手,为服务的村屯发放标准蜂箱,并帮扶蜂农生产蜂王浆和蜂胶;经济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现场指导马铃薯、彩椒、高丽参等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技术;大豆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入示范基地,为种植大户带去优良大豆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水稻秧苗生长关键时期,对农户反映强烈的“秧苗素质差、根系发育不良及已发生病害苗床”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根据不同地块墒情和肥力情况,为种植大户确定玉米种植的合理种植时期和密度等。

    分院科研人员用心学党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用情践使命,在实际行动中解决农业发展的困难事和农民朋友的烦心事。通过学党史,科研人员科技助农愿望更加强烈,通过践使命,用区域农业发展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号楼

电话:0453-8223796      0453-8223790       0453-8223791

邮箱:mdjkyk@126.com